2007年2月10日 星期六

由英國經濟學人的文章Excellence in a cup聊起~



(左圖為CoE競賽組織總裁Susie演說貌)

2007年1月27日出版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有一篇文章是:Excellence in a cup,
內容很深入的剖析咖啡產業,也提到基豆的C市場與最精緻級的CoE競賽,文章舉剛結束的2006巴西CoE全國競賽以及網路競標,對咖啡品質以及咖啡農帶來的重要影響,也深度描述咖啡整體產業的矛盾與希望….寫得真好!

而1002期的商業週刊(該期封面主題為:土狗精神)恰巧也翻譯了這篇文章,商周把本文譯作:【借用葡萄酒行銷術、咖啡也能終結貧窮】;
以下是經濟學人的專文:
http://www.economist.com/business/displaystory.cfm?story_id=8597033

我想朋友感興趣的是兩本刊物都提到2006冠軍豆由日本與台灣的買家標走這段,確實,他們指的就是歐舍與日本的Mikatajuku 集團.
國際咖啡界已清楚一個事實就是,咖啡藉由紐約NYBOT的C 市場,已經清楚畫出兩條交易路線,即傳統大量採購大宗食品模式的交易,以及多元化,且不斷延伸創新的精品咖啡交易模式.
以大家關心的價格來判別,則大宗價代表咖啡市場的基本面,多數農民在這個交易體制下,除非大多頭行情出現,否則一輩子都可能是農奴,甚至代代相傳,難以翻身,反之,多元化的精品咖啡貿易模式,卻是農民的寄望與翻身的機會~
而精品化的交易卻是農民可以獲取更多現今收入以及改善咖啡品質以及改善家庭生活水平的一線生機,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且逐漸投入精品的行列,也逐漸享受甜美的果實,但前提是要有足夠的資金與資源來進行品質改善計畫,偏偏多數農民都很貧窮且資訊匱乏,這時候,針對全國小農民開放的CoE競賽其實幫助鉅大而且影響深遠…
CoE競賽她沒有排斥性,農民無須加入任何組織或是政治表態才可以享受組織的好處,這部份是其他組織或是認證無法取代的,因此,在精品咖啡的交易模式內,部份體系雖彼此競爭,但對農民與消費者來說,其實都是朝正面的方向前進;以經濟學人這篇報導來說,她把精品交易體系仔細解析後,發現其實已經有農民很懂得在整個交易體系針對不同買家出售不同等級的咖啡,來獲取多方的收入,最好品質的咖啡拿去競標、接著的精品以公平貿易或伍茲塔克(UTZ KAPEH),基豆等級的商業豆銷售給大型貿易商,更差的就在當地市場銷售 ;The new diversity of buyers gives farmers a chance to maximise revenue by selling their coffee through many channels simultaneously: their best through internet auctions, a specialty grade through Fair Trade or other co-operatives, a commodity grade to big exporters and the rest to local markets.




(帥氣的Joel,我們在擔任CoE評審時,幫他在莊園拍的照片)

當然文章的說法都是事實,但實際情況卻更精彩呢!為了擷取更多利益,出口商會跳下來輔助農民甚至直接扮演農民的角色來提升咖啡的品質,而農民眼看那些開好車的出口商頻頻造訪農園跟在採收處理期出現,就會由處理廠同鄉的工人中瞧出端倪,因此,也跟著改善品質甚至可以在隔年以更優惠的價格將咖啡販售給盤商,這一段描述,是我在中美洲與非洲親眼看到的演變…來自Stumptown的烘豆師Joel Pollock說得好“It's a matter of finding the right market for each bean,”
每顆咖啡豆都有適合她的市場,而以上種種市場描述其實就是發掘各自該有的市場歸屬,今天容或政治或是毒品干擾,導致農民無法將他們的好咖啡獲取好報酬,例如,慘遭取消的玻利維亞CoE競賽,但精品咖啡市場已經發現,該國有好咖啡了…即使僅辦一屆,你若有機會到該地拜訪農民,就可知道這種競賽影響的鉅大了,難怪政客與毒梟害怕CoE帶給農民經濟好處導致他們無法掌控.

Susie指出,CoE競賽改變了咖啡世界,讓好咖啡與好農民都能出頭天,例如今年(2006)巴西冠軍莊園 Fazenda Esperança,已經在07年的1月16日網路競標中,證明她的身價,而這一切都向全世界的咖啡小農散播一個明確訊息:改善你的咖啡品質,就能改變你的世界!



聯手標下2006巴西冠軍豆的Kentaro 與Joe